喜欢歌颂改革开放前时代的人,最有力的武器就是: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好,现在不行了。事实真像某些人说的那样,现在的社会风气,跟物资匮乏的年代相比下降了吗?
社会风气,是指整体或局部社会,在某一个社会阶段内所呈现的习俗、风貌。它所呈现的,是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、文化传统、行为模式、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。人情味儿本来不在社会风气中,但是既然很多人这么说,我也不能说他们是错的,只不过他们对人情味儿的理解,确实是出现了偏差:
一、风俗习惯中人情味儿的具体指的是什么。
对于以前的社会风俗习惯,赞美者大多数用的一个词汇是“人情味儿”。不得不说,农业时代,在语言上所用的词汇,也充分体现了那个社会的特点。人情味儿到底是什么,是好还是坏,恐怕谁没办法说的那么清楚。
不过,我们可以从这个词的使用,看出那个“有人情味”的社会,人与人心理上的距离,是比现代社会要短一些的。这种情况的形成原因,是空间距离近带来的,体现的是人对其他人的心理上的依赖。
(一)、空间距离
空间距离近的意思,我想没有人不明白,指的是一间屋子或一个院子里住的人多,同时屋子与屋子之间的距离足够近。这种社会现实,肯定是由于生产力效率的低下,人们没办法建造更多的建筑。在这种社会现实当中,并不是大家喜欢与别人距离那样近,而是没有办法。如果一家人能保证每个人住一间屋,谁会愿意与其他人合住?
前些年有一部电影,说的是北京居民住房的事情,叫《没事偷着乐》,电视剧版叫《贫嘴张大民的故事》。在一家兄弟姐妹五人住一间屋的情况下,每个人之间的关系,显得那样“亲密”。因为他们知道,即使是闹掰了,他们仍然需要在一个屋檐下居住,因为没别的办法。
当老大张大民想办法在一棵树周围搭了一间自己的“婚房”单独居住后,他在自己的其他兄弟姐妹之间,立即从“老大”变成了大家一致的敌人。这种变化,不是由空间距离的变化带来的,而是由“不公平”的感觉带来的——凭什么大家可以在一个屋里挤着住,你就可以搞特殊?
在城市都是这种情况,除个别企业建设一定数量的单身职工宿舍之外,大多数家庭居住条件都跟张大民家差不多。农村就更不用说了,由于出生率保持高位数,情况只会比城市更严重。
(二)、心理距离
与空间距离近紧密相关的,是心理距离的近。这种“近”,来源于生产力不足时期,人与人的抱团取暖。因为个人力量的不足,每个人独立完成生产生活任务的能力当然不足,因此尽量让自己呆在团队的内部。如果距离远了,会有未知的危险,让个体难以应对。
这种心理带来的是,哪怕对团体当中某个人、某些人非常排斥,甚至忍无可忍,也要保持与之合作的态度。造成的结果就是,哪怕一家子过不到一起,有的家人之间势如水火,也必须继续住在一个院子。不这样的话,靠自己重新建一处房子,基本没有可能。
第二,人性当中本质的利己主义,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密。
有的朋友在我的文章后边评论说:人性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有那么大的变化吗?
确实,说到农业时代的农民,包括农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,都以为那时候的人觉悟高不计个人得失。看到这样的评价我笑了,作为那时候农民的一员,我也希望这样的说法是真的,到这不可能是真的。
生产队时期的年轻农民现在很多在世,现在大都八十岁左右,他们对于这个问题认识的最深刻——农民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来的,政府有需要就出力气。共产党白给分了地,需要的时候连力气都舍不得出,可能吗?凭什么给你分了地你不干活?归根结底,还是生产力低下,没别的办法造成的。农村有句老话:人的力气不值钱,吃顿好的歇两天就回来了,再说大伙一起干,也没觉得累的受不了。
所以,生产队时期的很多人听招呼干活,无所谓的思想教育思想觉悟,没有任何的关系,只不过是习惯延续下来的没有别的选择而已。
第三,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人的需求不断增长,让所有人的选择增加的同时,生活方式的变化让老年人不适应。
在农村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:婆婆们在一起永远议论的是儿媳妇不会过日子,老头们在一起永远议论的是年轻人懒不愿意出力气。
因为观念的陈旧和活动范围的有限,老年人们只能把眼光盯在年轻人不重视的细枝末节的小事上。这样的事情一辈一辈往下传,时间长了很多人会以为社会风气出了问题。其实这只是人的认识不同,老年人喜欢以当年的标准衡量年轻人,认为过日子节流最重要,只是因为以前没办法开源。年轻人总以为老年人小题大做,原因是现在开源比节流更重要。
所以,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”,从来都不是真实的,而只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错觉,或者是有心人特意编造的谎言。
人情味儿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关系,但是以前的家族内部的人情味儿是“小”人情味,是假的。随着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,社会主义法制从不健全到健全,整个社会风气发生改变,对人情味儿的理解发展的更高,社会风气始终是越来越好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