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这里是小播读书,今天是“520”一个类似于情人节的日子,今天看到有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:你们有没有这样的老公,不抽烟,不喝酒,不给你过所有的节日?
不到八小时的时间里,这个问题就已经收到了626条回答,阅读量已经过万。
为什么这个问题会火,原因很可能与“520”这个自创的节日有关,因为这天被称为网络情人节。显然,这位网友是想过这个节,但无奈自己的丈夫不解人意,于是就有了这个问题。那么这位老公该不该给自己的妻子过节呢?
在给出答案之前,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概念:仪式感,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。
什么是仪式感?
你是否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面试的场景,当时是否穿得是不是很正式。对于我来说,那是第一次穿着西装,打着领带。当时的我不理解为什么要那么做,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而已。直到后来,我才理解。
穿西装打领带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,但至少符合面试的场合,这就是一种仪式感。仪式感无处不在,小到日常生活,大到国家大事。比如早起在朋友圈打卡,一年一度的国庆。
“仪”的本质是什么?
首先,是庄重,形势如仪,那种氛围和架势不知不觉就会影响到你。
其次,不是真干,不动真格就把事情解决了。
这是冬吴同学会里,梁冬与吴伯凡对仪式感的解释。
仪式是在人类的早期,其实是用来两军对垒。安排好仪仗队,摆好阵营。如同两个人比武,先把架势摆好。达到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的目的。发展到后来,演化成一种形式。
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,其实这位头条网友希望自己的丈夫过节,其实想要的就是这种仪式感。
仪式感从根本来说,就是制造一个场。通俗的来说,就是营造一种氛围。氛围很重要,喝酒的人肯定知道。如果一个人运用好了“仪式感”,他会获得良好的习惯,突破自己的极限,甚至是幸福的人生。
那么,一个人如何运用好“仪式感”呢?
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到底有多重要,不说大家也知道。通过一些小的技巧,为自己创造一种仪式感,对培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。比如每天5:30起床,然后在朋友圈分享文章。这就是一种仪式感。
突破自己的极限。人只有不断挑战极限,才能拓展自己的边界,获得更大的能力。举个例子,学演讲的朋友可能清楚,在入门的时候老师会让你刻意去做一些事。比如大声地打招呼,“大家好,我是谁”,这就是一种仪式感。通过这样的方式,减缓紧张焦虑,最终掌握演讲技能。
获得幸福的人生。其实过去,我也和这位网友口中的丈夫一样,从来不会去过节。因为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形式,不仅浪费钱,也浪费精力和时间。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,改变了主意。我不是一个太注重生日的人,但我老婆是。每一次家人过生日,她都会准备一个蛋糕。过去我认为,这纯属浪费。但在一次次切蛋糕的过程中,我体会到了家的氛围,以及快乐。这就是一种“小确幸”。
但要注意仪式感不能滥用,如果太多,就会适得其反。如果想这位网友所述,希望她的丈夫陪着过所有的节日。这不现实,也没必要,尤其像是520这样的所谓网络情人节。回到开头的问题:这位老公该不该给自己的妻子过节呢?
答案是肯定的,但这位妻子可以有选择性选择一些节日来过,诸如情人节,结婚纪念日等。
最后,送上一句话:
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,你如何对待它,决定了你将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。
作者:一休
评论